缺鐵性貧血是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病,以六個月至三歲的小兒發(fā)病率最高。國內最近的調查結果提示,在嬰幼兒及孕婦中缺鐵性貧血均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營養(yǎng)治療原則:
1、根據患者的狀況,以適當的途徑補充引起貧血的相關營養(yǎng)素,以達到糾正貧血的目的。給予高鐵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改進烹調技術,提倡用鐵制炊具。
2、攝入高鐵食物:食物中的鐵有二種來源,即肉類中的血紅蛋白鐵和蔬菜中的離子鐵(非血紅蛋白鐵)。肉類、魚類、禽類中的鐵40%能被吸收;蛋類、谷類、硬果類、豆類和其他蔬菜中的鐵能被人體吸收的不到10%,而菠菜總的鐵只能吸收2%,因此補鐵應以富含血紅蛋白鐵的肉類、禽類、魚類等動物性食品為主。
3、多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
4、限制鞣酸攝入:含鞣酸高的食物能減少食物中鐵的吸收,如菠菜、莧菜、空心菜。
5、烹調用具宜用鐵制的鍋。
6、在食用補鐵飲食時不要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據研究飲茶能使人體對攝入食物中的鐵吸收量減少50%以上。
7、嬰幼兒貧血食物的選擇:
動物內臟:每100g豬肝含鐵25mg,且易被人體吸收,為便于小兒食用,可將各種動物肝制成肝泥,加入粥中。
雞蛋黃:雖然吸收率僅有3%,但雞蛋黃脂肪易消化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動物血:豬血、雞血中的鐵的利用率為12%,可經常食用。
芝麻醬:每100g含鐵58mg,可制作各種要嬰兒主食,或放入粥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