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是指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壓瘡也叫褥瘡,易發(fā)生在滑質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結節(jié)、股骨大轉子、足根部等。常見于脊髓損傷的截癱患者和老年臥床患者。
1.床鋪要松軟平整,盡可能地經(jīng)常改換臥床患者的體位,幫助患者翻身,一般每2~3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每1小時翻身一次,最長不超過4小時。翻身動作要輕柔,避免推、拖、拉等,防止擦傷皮膚。
2.保持皮膚和床單的清潔、干燥,避免潮濕,經(jīng)常檢查患者骨骼突出處及受壓部位,正確使用減壓物品 (水墊、翻身墊、軟枕、各種敷料等) ,極度消瘦、嚴重水腫、高位截癱、全身多處壓瘡患者使用氣墊床。
3.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時更換其尿墊,注意保持皮膚和被褥的干燥、清潔。
4.對使用夾板或者其他矯形器械的患者,應加上松軟的襯墊,觀察患者的反應,隨時調節(jié)夾板或器械松緊。
5.臥床患者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使用便盆時應協(xié)助病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膚擦傷,同時臀部與便器間應墊軟紙、海綿或海綿墊。
6.鼓勵患者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飲食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并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每日攝入適量的水果和蔬菜。
7.平時注意多活動身體。有活動能力的老人,不要睡臥過多;不能單獨行動者,應在他人幫助下適度活動; 因病臥床者,一旦病情許可,應盡早離床。
8.要經(jīng)常用溫水洗浴、擦背,保持患者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