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手外一 賀敬坤
“武圣”關羽,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其忠義和勇武一直廣為流傳。自跟劉備后,他從“斬華雄”到“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直達個人武力巔峰。后來關羽的胳膊中了一箭,武力便-直下滑,再無之前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驚人實力。在《三國演義》中也多次提到關羽自感右臂(電視劇中為右臂、書上為左臂)不能發(fā)力,從這里可以看出關羽右臂中箭對其影響甚大。
那么為什么關羽胳膊中箭后對其羽的武力影響那么大呢?我們可以從醫(yī)學的角度推測一番。
我們從書中和電視中可以看出關羽中箭的部位在上臂中間的后外側,從人體的生理解剖結構來說這里有肱三頭肌、肱肌和橈神經通過,箭傷對于肌肉的損傷是肯定的,包括后面刮骨療毒的典故也提示肌肉損傷并且感染了。經過神醫(yī)華佗的治療后雖然皮肉傷好了,卻留下了胳膊無力的后遺癥。這就提示了關羽不僅是肌肉的損傷,還有橈神經的損傷。橈神經損傷后主要為伸腕、伸指、伸拇的功能喪失,簡單來說手腕、手指都是下垂的不能抬起來,而且隨著神經損傷常常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等,通俗講就是胳膊不能發(fā)力。以當時的醫(yī)療水平,即使神醫(yī)華佗,對于神經的損傷是無法修復的,這樣也就決定了關羽的右臂無力和功能障礙。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醫(yī)學中神經的損傷有了修復的條件?,F(xiàn)在隨著電動工具的普及,在前臂和腕部的神經損傷更為常見。尤其在手腕 這里分布著橈神經、正中神經及尺神經三大神經,其位置表淺,受傷后往往累及到它們。像常見的開放性外傷伴神經損傷的患者,我們可以利用顯微外科技術在 顯微鏡下作神經的修復,在顯微鏡下用作神經外膜縫合術常 ??梢垣@得較好的手術效果;更比如現(xiàn)在我科開展的超級顯微外科,更是可以開展神經束膜縫合來實現(xiàn)神經的精準修復。
但是隨著工具的進化,現(xiàn)在電動工具像切割機、角磨機等切割類機器和一些攪拌機等機器的大量應用導致神經損傷后缺損的患者越來越多,像這樣的患者我 們可以用肌肉肌腱轉位的辦法重建患肢的功能。
例如這位患者:(外傷后手部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損傷導致肌肉萎縮,拇指無對掌對指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手部無力,不能進行握、抓動作。)
(我們利用顯微外科技術將中指的肌腱轉移固定到拇指上,從而重建了手的功能,使患者能進行抓、握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動作。)
由此可見,外傷導致其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損傷、缺損,以致手部功能的喪失,在進行了功能重建手術后重新獲得了部分手的功能,生活質量更是明顯得到改善。
相較于關羽所處的時代,現(xiàn)代醫(yī)學的進步無疑是巨大的,特別是顯微外科的進步和超級顯微外科的開展,使我們面對這些損傷時方法更多。但隨著機械化、自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隨之導致的就是高能量損傷更為多見。有句話說:明天和意外不知誰先來到。在生活工作中有時一個疏忽就會導致神經嚴重損傷,及時有效的救治才能盡可能挽回失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