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深夜,一臺“右前臂、手腕、手掌和手指”四平面離斷的再植手術在徐州仁慈醫(yī)院展開,15個小時的緊張手術,11歲男童的右手及臂終于被接上。
急診開通綠色通道,爭分奪秒做術前準備
12月12日,夜里11點多,正在值門診夜班的手外科醫(yī)生吳貞志接到一例右手多段離斷傷(四平面離斷)患兒。吳醫(yī)生立即打電話向手外三病區(qū)陳步國主任和手外科大科主任朱輝匯報,同時發(fā)送患兒受傷照片。陳主任立即作出指示:“請急診科開通手術綠色通道。第一,立刻將離斷肢體運送至手術室;第二,先對患兒進行必要的術前檢查,縮短檢查時間。”
術前
朱輝主任立即打電話將情況向醫(yī)務處領導匯報,醫(yī)務處通知急診科為患兒開通手術綠色通道,放射科協(xié)助術前檢查工作,輸血科做好備血工作,麻醉科和手術室做好麻醉準備。
陳步國主任第一眼看到患兒的受傷照片時,非常震驚。從醫(yī)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手掌及前臂的四平面離斷傷,再植無疑難度巨大、挑戰(zhàn)極強?;純鹤鲂g前檢查,朱輝主任通知手外科所有醫(yī)生做好隨時登臺手術的準備;陳主任先帶領幾個醫(yī)療組提前進入手術室,安排一組人員先對離斷肢體進行清創(chuàng)。待患兒檢查結束后,進入手術室。
保、截兩難之選,患兒父親:“醫(yī)生,我們還是想保”
如果直接截肢,患兒以后的人生將永遠殘缺。如果保肢,手術必將困難重重。陳步國主任與患兒父親進行術前談話時,將再植手術中及術后的各種風險一一告知?;純焊赣H認真聽后,只說了一句話:“醫(yī)生,我們還是想保。我們就是聽說仁慈醫(yī)院的再植技術好才趕來的。”陳主任轉身進入手術室。
這無疑是一場“硬仗”,所有人都打起了十足的精神。試行再植手術,患兒年齡小、傷情重、失血過多,家長送醫(yī)又錯過了黃金6小時再植時間?;純盒g中隨時都有可能因失血過多而休克,術后感染的風險也很高,手術團隊的壓力很大。
手術15個小時,手臂從上至下接上通血
朱輝主任、陳步國主任將手術團隊安排分成三組,只為“爭分奪秒”。凌晨12點30分,患兒進入手術室,手術開始,第一組人員再植手掌,固定骨折,吻接血管、神經和肌腱;陳主任帶領第二組進行前臂再植,固定尺橈骨,吻接血管、神經和肌腱。前臂接上通血成功后,準備接手腕。這時,第三組人員上臺替換兩組人員,保證手術質量和速度。手腕接通后,由于手掌損傷嚴重,拇指遲遲不通血。手術團隊進行血管移植,通血成功。最后一步是接斷指,這時距離患兒受傷已經過去了將近20小時。朱主任又安排一組人員前來手術室支援,為患兒接通斷指,保全了患肢。手術團隊術中多次運用超級顯微外科技術,在高倍顯微鏡下為患兒吻接血管,一次通血成功,搶奪救治時間。
這臺手術進行了整整15個小時,雖然過程之復雜、難度之大術前已經預見,但實際的經歷遠比想象更困難,慶幸的是救治患兒很及時,這離不開手術團隊協(xié)調作戰(zhàn),配合默契。
術中
術后即刻
“機器絞傷一般毀損都比較嚴重,沒有再植條件或者條件不好,只能選擇截肢。這個患兒的再植條件還可以,不管最后肢體能否成活,我們都要試著保一下,不讓患兒和父親有遺憾。另外,手術難度也比較大,單平面離斷的斷肢再植手術就需要6-8小時,這次手術手外科臨床經驗豐富、超級顯微外科技術過硬的醫(yī)生上臺,將手術時間縮短,減少術中出血和休克的風險。手術這么長的時間,麻醉科韓林立主任親自麻醉,給予技術支持,得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陳步國主任說道。
紅色先鋒攻堅克難 白衣戰(zhàn)士仁慈有愛
術后,患兒在ICU(重癥監(jiān)護室)接受仁慈醫(yī)護團隊專業(yè)的照顧。這場15個小時的手術是“團隊仗”和“接力賽”,仁慈團隊的爭分奪秒是在為一個患兒、一個家庭搶時間,在他們心里深知:接上的豈止是一條右臂,更是一個孩子的人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在選擇面前,仁慈的醫(yī)生想到是病患的需求,擁有的是專業(yè)的技術。24小時在ICU里的監(jiān)護,每天由手外大科主任朱輝帶著各個小組查房,讓驚魂未定的患兒已經可以很好的配合治療。
術后第三天,醫(y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手外科和足踝外科學科帶頭人石榮劍來到病房看望患兒,同時表達了醫(yī)院領導和黨委的慰問和重視。
“作為一名從醫(yī)25年余的手外科醫(yī)生,我認為這個上肢絞軋傷、斷成四段病例在國內也是罕見的,沒有一個技術精湛、組織有序的顯微外科團隊很難完成如此高難度的斷肢再植手術。以朱輝主任、陳步國主任為帶領的團隊,敢于挑戰(zhàn)、不畏辛難,就是因為他們有著仁愛慈心的醫(yī)者之心”。
“我們的團隊是好樣的,希望重癥監(jiān)護室和手外科醫(yī)護團隊齊心協(xié)力,加強術后照護,做好血運觀察,備好應急預案,盡最大努力保證患兒最大程度的康復”。
支部黨員團隊在這次攻堅克難的罕見肢體離斷保肢戰(zhàn)中,用顯微鏡下的一針一線真實展現了中國醫(yī)生過硬的顯微外科工匠技能,充分發(fā)揮了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衷心祝愿患兒能夠早日獲得康復,回到校園。